2025年7月9日 点击人次: 808
又到一年暑假时
不少大学生都利用这个时间
做兼职或者实习
由于初入社会,缺少经验
很容易被“套路”
收费类套路 黑中介收费: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冒充或伪造相关资质,以有关系可以“内推”为由,收取求职者高额中介费,而在收取费用后,将随处可接的低薪兼职工作介绍给求职者。 培训费骗局:面试学生后,通常要求参加公司培训与考试,交一笔钱之后,有的会进行一些培训,但考试内容却与资料无任何关系,有的甚至根本不培训,收了钱就失踪了。 押金、证件陷阱:一些用人单位会要求大学生支付押金,承诺交了押金后就可以上班,但之后又以人员已满等各种借口要求大学生等消息,而且拒绝返还押金,最后杳无音讯。也有公司在快要付工资时找种种理由故意克扣工资,甚至以扣留身份证、学生证相要挟,拒付薪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对于企业的无理要求,暑期工可以直接拒绝。 工作内容与薪资不符类套路 挂羊头卖狗肉:招聘时承诺的工作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如招聘影院检票员,实则安排暑期工去洗碗。 薪资降低:刚开始说好工资每小时22元,结果一到工厂,立马说每小时只给13元。 网络兼职类套路 刷单返利类兼职诈骗:以开网店需快速刷单提升网上好评、信誉度等为由,招募大学生进行网络兼职刷单,诱导学生多次转账后不予返现。 提现式兼职诈骗:先让学生完成几个“小任务”并顺利提现,获取信任后,再以“大单”为由,要求学生先垫付一笔钱,完成任务后又以各种理由要求学生继续垫付更多资金才能提现,最终学生不仅无法提现,还会损失大量钱财。 网络投资理财诈骗:以高回报为诱饵,吸引学生进行网络投资理财,学生小额试验都成功盈利并顺利提现后,便投入更多资金,最终发现无法提现并被对方拉黑。 合同类套路 合同条款模糊:合同中对工作时间、地点、报酬支付方式、劳务范围、工作内容、违约责任等内容表述模糊不清或存在歧义,导致学生在工作中权益受损时难以维权。 不合理条款:合同中存在限制人身自由、过度加班却无合理报酬、发生意外事故用人单位免责等不合理条款。 其他套路 传销陷阱:以“高回扣”为诱饵,让应聘者先购买一些货品,然后公司再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以高回扣作诱饵。 “帮信”陷阱:骗子以兼职名义,如“简单操作手机卡、银行卡就能赚钱”“公司走账冲业绩”等,诱骗学生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支付账号,或帮助进行转账操作,这些账户被诈骗分子用于转移赃款、实施犯罪。 不签合同:一些企业以暑期工是学生为由不与其签订书面合同这为日后维权埋下了隐患。无法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但暑期工可以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约定工作时间、地点、支付报酬方式、劳务范围等。也可通过聊天记录或录音保存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暑期打工
除维护自己合法劳动权益外
以下这些诈骗陷阱
更要注意避开↓
虚假中介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学生 渴望高薪职位的心理 谎称预先交纳保证金、押金、 体检费、培训费等费用 就能通过特殊渠道 介绍到心仪工作为由 骗取求职者钱财 学生们应通过校内助学机构或者有相关营业证件的正规中介寻找兼职,如对方提出缴纳中介费等要求,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 兼职刷单 不法分子常通过 网页、论坛、社交软件等渠道 广泛发布暑期兼职刷单广告 吸引到学生群体后 通过小额返利诱导学生加大本金刷单 受害者大额刷单后 不法分子便立马带着钱销声匿迹 不向陌生人转账,不点击陌生链接,谨慎选择兼职,网络刷单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切勿有“贪图小便宜”“轻松赚大钱”的心理。 点赞诈骗 诈骗分子以招募视频平台“点赞员”为由 发布虚假兼职广告 吸引学生上钩后 会给付小额佣金骗取信任 再谎称若想获取更多赚钱任务 需要充值金额成为会员等 引导受害者垫资充值 诈骗钱款 任何要求垫资“做任务挣钱”“点赞返佣金”的兼职,本质都是诈骗,敲敲键盘、摸摸鼠标、点点手指就能轻松赚钱的兼职并不存在。学生们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来历不明的APP,遇到诈骗要及时报警。
同学们在暑期兼职时
要“擦亮眼睛防被骗”
谨记安全第一